close

追念林克孝給同仁的信

* 2011-08-13 00:59
* 工商時報
* 台新金董事長 吳東亮

 各位夥伴:在此跟各位非常沈痛地宣布一個不幸的消息,我們的好夥伴、好朋友林克孝總經理因為登山意外,不幸辭世,這個消息彷如晴天霹靂,在意外傳出時,我人在國外,立即專程趕回,期待克孝總能平安歸來。

 可是,事與願違,經宜蘭地區警界、消防搜救人員連日冒險進行搶救,最後仍然接獲最不願意面對的噩耗,克孝總離我們而去了!我跟大家一樣悲傷、不捨……及無比的沈痛。

 克孝總在我們公司可說一路走來,風雨同行,跟著大家渡過很多難關,也創造了台新金控一個又一個的成功故事,他面對重大挑戰時,總是沈著穩健,不改其溫文儒雅的風格,贏得了同仁的向心力及凝聚力,是我們台新金發展歷程中,功不可沒的領導核心。

 不僅如此,他又是一位充滿人文氣息、熱愛這塊土地的知識份子,在金融家當中格外突出,他與山,有不解之緣,他對原住民的關心,是出於赤誠的,他對土地與人的故事,有著極大的熱情與理想。

 從他出版「找路」這本書,即可看出他在工作之餘,有多大的人文胸懷。這點相信同仁都有目共睹,也驅動著大家投入更多的社會關懷。

 而今,他最後的一段路,也是走在山上,他無預警的告別我們,令大家非常不捨,他和我們情同家人,而今驟逝,讓我們致以十萬分的哀慟之意!我已經代表各位去克孝總的家中致哀,台新金並竭盡全力協助處理相關事宜。

 最後,我要用他在民國72年所作過的一首新詩來與各位共同勉勵,並對克孝總表示誠摯的悼念:

 「我就是想向你訴說這些掌故

 因為

 長久不經意的惦記

 總會悄悄轉成認真的」

 讓我們將這股對克孝總的思念,及長久的惦記,在未來的日子,成為我們認真的動力,不辜負他這段日子來和我們甘苦共嘗的努力及貢獻,藉此紀念這位好同事、好家人、好夥伴!         董事長吳東亮

 2011.8.12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所認識的林克孝

* 2011-08-13 00:59
* 工商時報
* 作者鄭家鐘為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

 「像爬山前的短暫分別,我出門去登一座沒爬過的山了!」這是克孝在09年寫給山友一段話,這次,克孝他真的自己出門去了!

 接獲意外墜崖的消息,我正在香港跟朋友早餐,一瞬間腸胃打結,再也吃不下半口東西,馬上通知秘書緊急訂機票飛回台灣。雖然不知道自己能為他做些什麼?但我知道由吳東亮董事長以下台新金控同仁的感覺是什麼?也可以感受克孝家人的感覺會是什麼?我必須要趕快回去跟大家在一起。

 兩年前來到台新,正是台証證券賣給凱基證的關鍵時刻,克孝是當局者,近距離觀察他,雖然面對難題重重,他依舊不改本色,一派溫文儒雅,沒有那種搏殺的痕跡,我對這位學弟的風格留下深刻印象。

 在學術的領域,克孝是經濟學家、金融家,不過,有別於一般的經濟學家把數據及術語弄得玄之又玄,克孝總用弱水三千只取一瓢的方式,幾句話就把問題講清楚了。

 記得有一次大家在談會不會出現第二次金融風暴(Double Deep)的問題,他說:「會不會有風暴尚不清楚,但肯定不會是第一次的重覆,因為,2009年之後,各國的管制措施防之又防,最有可能是防範過頭產生的危機,而不是過去那種危機。」現在事後來看,各國的主權債信危機,確實是不同於民間債信危機,克孝他總是用如此簡明的方式來告訴大家,避免見樹不見林的謬誤。

 有別於其他的金融家,克孝他不會抓住數字不放,他力圖掌握的是數字後面的原因,有次在講到09年風暴的產生,他說:「不是銀行不懂得要風控,問題是,當風險資產及避險資產,最大的發行商都是同一家,市場又沒有充份揭露訊息,就把所有銀行拖下水了!」這樣的說法才是真正看到問題的背後去了。

 以上簡單兩個例子,足以勾勒出克孝的風格。其實,自己也是學經濟學的,但看到克孝能夠有這樣的修為,不得不佩服他的根基與才氣。

 但,真正要認識克孝,不能只看這些專業領域,他另有真情的一面。有一次他在中央扶輪社簡報寫作「找路-月光‧沙韻Klesan」的心路歷程,我剛好在座,在一張張的幻燈片中,他述說著的,不是刺激好玩及登山者的自豪,他講的居然是一個淒美的故事,時代的悲情,最後,是對原住民的深厚感情。

 有聽眾問他:山裡面是不是很驚險?很辛苦?他笑著說:這是平地人的想法,對於原住民來說,山是朋友、是一個生活的環境,是人可以溶入的世界。他說,更多的時候,他更像原住民,而愈來愈不像平地人。克孝的外表是教授、是Banker,很難想像他的內在世界是如此文學、如此純真!他站立的靈魂其實是原住民的靈魂。

 因為這樣一個美麗的靈魂,克孝在生活中贏得了無數的真心朋友,無論員工或同行、企業家或南澳的山友,大家願意接近他,信任他和他一起生活及工作,甚至是媒體界的記者朋友及主管,只要見過他的人,都為他的真誠而感動,心的距離只會一次又一次的拉進,無形中成了君子之交,這次的意外事件,媒體給予他溫馨體貼的報導,足證克孝這樣燦爛而短暫的一生,已然留下美好的身影。

 要怎麼看待克孝彗星畫過天空的一生?也許就像他自己說的:「我希望大家能把有限的生命與相聚,無限延長到想像中的一生。」對於這最後一次的上山,也如同他所說:「我暫時回不去,如同我不能回到童年,但我們一定會再相見,讓我們下次相會有說不完的話題!」

 克孝,誠如你所願,期待我們下次相會時和你有說不完的話題。
____________________
登山帶給他謙虛和自信

* 2011-08-13 00:59
* 工商時報
* 本文為台大財金系教授沈中華口述、記者陳碧芬整理

 「我達達的馬蹄是美麗的錯誤,我不是歸人,是個過客...」

 林克孝和我,還有中華經濟研究院副院長王健全,我內人現任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員王儷容,是台灣大學經濟系1982年畢業的同班同學。克孝是班上會念書、照表操課的好學生,又活躍於社團活動,現代詩社、登山社都是他的最愛,也在大陸研究社有突出的表現,還擔任過台大現代詩社社長,允文允武。當時,我們青澀未識世事,克孝就常吟唱「我達達的馬蹄是美麗的錯誤,我不是歸人,是個過客...」(鄭愁予的「錯誤」),至今我還記得他念詩時的表情。

 爬山一直是他的興趣,他放在家裡的登山用具都是專業級的,我們到他家拜訪時,他會拿出來把玩。他記述登山的《找路》一書,我們都收到他的贈書,他在書裡寫到「我乃常山趙子龍」,反映了他在登山過程所歷練的謙虛和自信。

 克孝總是溫文儒雅,做事不急不徐,他擔任台新金發言人時,講起話來有一股穩定軍心的感覺,不是只想粗脖子找人吵架。他緩緩的講道理,像台新和彰銀的事,就讓人覺得,經過他的詮釋,這是一件可以溝通的事。

 雖然銀行工作、爬山已經占去很多他的時間,他還保留台大經濟系客座教授的資格,也開了「總體經濟學」一門課,理論與實務兼備,上起課來有他幽默的一面。有時候是淡淡的講幾句話,而不是刻意召告大家要講笑話,學生都覺得他很有趣。他在學問上的著墨,和經營事業一樣傑出。
___________________
林克孝 做甚麼像甚麼

* 2011-08-13 00:59
* 工商時報
* 藍鈞達

 台新金總座林克孝不幸遭逢意外,曾經成功帶領台新金度過金融海嘯的他,如今只留給同事無限的懷念,由於其文人性格在金融圈獨樹一格,因此從台証證到台新金,共事過的人,無論是老闆或部屬,都對他優雅卻又專業的做事態度有深刻的印象,「幾乎沒有不喜歡他的」。

 林克孝在美國拿到經濟學博士,一回台灣就進入台証證券任職,升任總經理後成為當時台証證券董事長吳東昇的得力助手;現在的大台北銀行董事長陳淑美等,都是當時與林克孝結緣,之後台新金併購台証證券,林克孝則因緣際會轉到台新金擔任首席經濟學家,繼而接任總經理,老闆則變成吳家老三的吳東亮。

 不過,不論「上頭老闆」是誰,林克孝總是恪盡本分,如2005年台新金透過台証證券買進新纖股票,金管會介入調查認定有違規之實,時任台証總經理的林克孝被停職半年,雖然林克孝被認為只是背了黑鍋,但他依舊坦然面對。

 又如2007年陳淮舟轉任彰銀總經理,林克孝受命接下台新金總座,隨即遭遇金融海嘯,但他在台新金面臨危機的時候,發揮總經長才,也順利讓台新金度過危機,一名與他親近的銀行高層透露,他最大的特色就是「做甚麼像甚麼」。

 林克孝與人為善且溫和、不貪功的個性,不僅讓大老闆信任,也讓屬下折服,台新金員工回憶,林克孝請假登山前,正好舉行由他負責統籌的曾雅妮球敘。當天看到活動順利,每個貴客都讚譽有加,林克孝特別開心,像個大孩子到處跑跳,談天,一點都看不出是個金控總經理的樣子,更把活動的順利進行,歸功給所有參與的員工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無可救藥的樂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