社論-擁抱夢想 林義傑、魏德聖立典範

2011-09-25
中國時報
【本報訊】

 台灣超馬好手與極地冒險家林義傑率領「擁抱絲路」團隊完成了絲路長跑,他用了一百五十天、跨越六個國家、一共跑了一萬公里,寫下人類首位「徒步橫越地表兩大缺水地域」紀錄;當他返抵國門時,受到人們狂熱的歡迎。

 魏德聖導演醞釀、籌畫了十二年的電影《賽德克.巴萊》終於在今年九月推出。《賽德克.巴萊》總共花了新台幣七億元,是有史以來投資額最高的國片。這部電影總長四.五個小時,時間之長,也是國片少見,電影分上、下兩集播出,對製作公司來講,觀眾的「回籠率」將會是個考驗。

 《賽德克.巴萊》上集《太陽旗》推出後,票房一路告捷。上映兩星期就已締造二.五億元的票房;這部電影至目前為止,只在台灣上映,單單靠台灣觀眾,就把《賽德克.巴萊》拱向世界票房前十五大,台灣觀眾熱情支持的力量力大,實在非常驚人,而這股力量是否可以隨著這個星期五(九月卅日)《賽德克.巴萊》下集《彩虹橋》的上演持續發酵,創造更多台灣電影史上的「第一」,很多人持續關注。

 《賽德克.巴萊》的故事在魏德聖的心裡已經放了許多年,他知道這部電影一定會很花錢,為了募資,二○○三年魏德聖花費了兩百萬元拍攝《賽德克.巴萊》的「五分鐘預告片」,這段精心打造的預告片在網路流傳了五年。台灣從來沒有哪一部電影在未正式開拍前,會先砸錢拍預告片,這短短五分鐘的預告片引起很大迴響與討論,不過,魏德聖並沒有如預期的順利募集到拍攝的資金;暫時擱下這部電影,魏德聖先去拍攝了《海角七號》。

 接下來的故事,大家耳熟能詳。票房五.三億元的《海角七號》成為台灣有史以來最賣座的本土電影,甚至成了發動國片復興的引擎。在魏德聖之前,從來沒有人敢想像台灣自製電影可創造出五億元以上的票房規模,以電影票價和台灣人口數來計算,這部電影吸引兩百萬人次的觀眾,台灣人每十個人裡頭就有一個人看了《海角七號》;此外,這部電影還帶動了相關的觀光和文創產業,因此,很多人以「海角奇蹟」來形容這部電影所創造的產業效益。

 經歷了「海角奇蹟」後的魏德聖,成為台灣最炙手可熱的導演,從「海角八號」到「海角N號」,不少電影企畫正等待著他,但魏德聖並未忘記他堅持多年的夢想。《賽德克.巴萊》在二○○九年以超乎台灣電影人想像的規格開拍。儘管魏德聖因為《海角七號》這部電影創造了空前的票房,但拍攝《賽德克.巴萊》過程中,他仍時時時苦於資金未能到位,甚至發生白天在深山裡頭拍電影,晚上飛車到台北與金主應酬、尋求投資機會的情景。在資金極度不足下,《賽德克.巴萊》還是開拍了。

 超馬選手林義傑曾於二○○六年獲得「四大極地超級馬拉松巡迴賽」總冠軍;二○○七年完成撒哈拉沙漠七五○○公里挑戰;二○一一年以長跑方式橫越一萬公里古絲綢之路的計畫,總共需要一億元資金。儘管林義傑在國人的心目中早已是第一名的探險家與英雄,贏得很多人的敬佩與仰幕,然而,「擁抱絲路」的募資過程一樣充滿了困難,直到出發的那一刻,資金也只到位了七成;即使一百五十天後,林義傑已完成壯舉,其實所需要的資金還在繼續募集當中。「擁抱絲路」很多地方都經過沙漠,路程極其艱苦,林義傑還曾發生過飲水中毒、緊急送醫的不幸事件,但他仍堅持完成。

 「霧社事件」也許並不是一個令觀眾感興趣的題材,就電影創作而言,《賽德克.巴萊》或許也有些地方值得更多討論,但是很多觀眾踴躍捧場,部分理由是被魏德聖所感動,因此全心支持他的作品。

 感謝這個時代有林義傑與魏德聖這樣的人,讓我們看見為夢想持續不懈努力,不放棄、不退縮退的人,就是所謂的「真正的人」(「賽德克.巴萊」的原意)。除了成為他們的粉絲團、啦啦隊之外,更希望他們的熱情、勇氣與行動力,能激發更多人生命的能量;擁抱夢想,你我都可以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無可救藥的樂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