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于美人:在奧斯卡應會得獎吧?

2011-09-10
中國時報
【王雨晴、宋志民、黃雯犀、謝君怡、林軒如/綜合報導】

 《賽德克》上映,大家都想看,明星也不例外,還熱愛「搶頭香」,先看先贏。白冰冰看完,說「好想抱著魏德聖大哭」;蘇霈號召華崗藝校校友八十人,包場兼開同學會;于美人則抓著記者說,「這次奧斯卡應該會得獎吧?」而張小燕很能感受《賽德克》熱潮,超怕票被員工搶走!

 搶在上映前,白冰冰先看媒體試映場,說早期國片有「雙秦雙林」文藝片,戰爭史詩片只能看外國片,「感謝魏德聖為國片殺出一條血路,創作出屬於台灣的史詩片。」說看完當下,「哭不出來也笑不出來」,但「情緒很悶很滿」,好想抱魏德聖大哭。

 而蘇霈華崗藝校的學弟江申豐是《賽德克》攝影師,她昨日號召校友包下國賓影城一個廳,首映當天搶頭香,為國片加油!于美人也跟朋友包場觀賞,「看完以後覺得相當震撼」,還說:「這次奧斯卡會得獎了吧?」認為這種傷痛,全世界都會懂。

 演藝圈大姊大張小燕,提供李烈、林育賢、魏德聖拍片資金,也是這波國片復興潮的幕後功臣,但刻意低調,只參加公司團購買套票,但她看這股觀影熱潮,擔心員工以為她看過沒幫她留票,「現在這套票搶手,不知道他們(員工)會不會以為我自有辦法,把票都分光了!」

全民進戲院 賽德克單日票房衝2千萬

  • 2011-09-10
  • 中國時報
  • 【張士達/台北報導】

  再看一眼
 ▲《賽德克.巴萊》昨日首映,在台北市信義計劃區華納威秀旁的「香榭大道」上放置大型看板,路過民眾都忍不住想瞧一眼。(羅永銘攝)

  再看一眼  ▲《賽德克.巴萊》昨日首映,在台北市信義計劃區華納威秀旁的「香榭大道」上放置大型看板,路過民眾都忍不住想瞧一眼。(羅永銘攝)

     《賽德克.巴萊》上映,全民看電影運動開始了!

     《賽德克》昨日以排山倒海聲勢上映,從早場到下午四點,半天時間竟衝出二萬三千人次與五百五十萬的台北票房,預估台北票房破千萬,全省單日票房上看兩千萬!

     導演魏德聖傍晚親赴戲院致意,對滿座的觀眾說:「希望你們會喜歡,再介紹更多人來看。我們盡力作出了最好的品質,希望你們以看故事的心情一起來看這部電影。」

     說是「全民運動」並不誇張,除排隊買票人潮,連戲院售票、工作人員,都刻意在臉上畫上紋面,讓民眾一踏進戲院,就可以感受到原住民的情懷。

     這股熱潮也不分種族,一群原住民原本昨早在凱達格蘭大道前陳情,抗議政府坐視原住民的傳統土地被財團BOT開發,激情過後,一行人傍晚穿著傳統服飾趕到戲院看《賽德克》,以實際行動表達對原住民文化的支持。

     雖然在威尼斯影展,《賽德克》受陸媒抨擊狹隘、暴力等,但昨日連外籍觀眾都捧場,還《賽德克》清白。一名德國籍、中文流利的「司馬先生」 在散場時表示,雖然沒想到放映時沒英文字幕,但他中文夠好、看得懂。他認為「導演拍得很好」,對原住民的文化信仰也呈現得很清楚,並不會有讓人無法了解的 狀況;也沒有明顯偏袒原住民或是日方,在立場平衡方面作得很好。

     包括信義威秀、西門町等,過了下班時間,都呈現人龍狀況,不少民眾排隊時,還喃喃說「會不會買不到票」。戲院工作人員也說,很難得出現早 場就有排隊人潮,令人意外,可見《賽德克》的影響力。電影公司表示,全台六十八家戲院,多數網路訂票都滿,但會保留部分票券現場販售,觀眾無需擔心到了現 場買不到票。

     魏導:幫原民找回信仰

     魏德聖預估,依照昨日上半天的數字,首日台北票房應可順利突破千萬(全台預估破兩千萬)。之前《海角七號》票房最好時,也是首日破千萬, 而昨日並非假日,如此票房數字已令人滿意。他也說,當年《海角》上映前,他擔心的是票房,如今對《賽德克》,他最在意的則是大家的評價。

     他也透露,最早開始注意到相關題材並構思《賽德克》,是因原住民為祖先土地進行抗爭的運動,如今該片首映又剛好碰上有原住民陳情,也是一 個時機的巧合,希望這部電影能幫原住民「把文化信仰與靈魂」找回來,更希望原住民與政府,都能夠以更有智慧的方式來解決原住民土地的問題。

異業結合與情感行銷 賽德克無所不在

  • 2011-09-10
  • 中國時報
  • 【張士達、陳昱翰/綜合報導】

     《賽德克.巴萊》挾七億預算與撲天蓋地的上映規模,也創造出國片「異業結合」的最佳成績。它推動的行銷手法,不僅幫了電影《賽德克》,也方便未來國片師法。原來,國片隱藏了如此驚人的商機。

     《賽德克》的行銷戰爭開打甚早,別人是拍完了片才宣傳,它是從開鏡就開始動作,「早鳥戰術」相當成功。該片預賣的票有三種,「開鏡套票」「殺青套票」和「上映套票」,每種都有收藏價值,預售票會賣破四千五百萬台幣,不是沒道理。且預售紀念套票,上映後仍可在博客來與7-ELEVEN的ibon購買(販售到九月三十日),並可獲贈紀念鹽袋。

     在周邊商品,《賽德克》有先天優勢,霧社事件本身的歷史價值有其賣點,衍生出五本相關系列書。魏德聖的「果子電影」公司,更開發「特有種」商品,也早已在網路上熱賣。

     令人矚目的,就是異業結盟的廣度。從台鹽海洋水、蘋果西打、COCO茶飲、統一木瓜牛奶、LOHAS有機服飾、卡滋爆米花、魔界線上遊戲到萬里路鏡片,加上7-ELEVEN的ibon售票、御便當與CITY CAFE的杯套等,全都結合。全台有誰不知《賽德克》?答案應該是不可能,因「賽德克」無所不在。

     外人不知的,但更具故事性與催淚效果的,其實是魏德聖的「情感行銷」。他是一個「古意人」,曾碰過的艱苦過程精彩豐富,每每形成話題,自然對《賽德克》有莫大助益。

     而他為《賽德克》籌備十二年,拍攝二四○天,昨正式問世時刻,親自寫信給所有放映戲院的放映師與工作人員,請戲院一定要在最後關頭,為品質把關,並請求「播映音量調到七(不低於六)」,並在片尾跑完工作人員名單時不要提早亮燈。工作人員聽了都好感動。

埔里南光國小包場:生動歷史課

  • 2011-09-10
  • 中國時報
  • 【廖肇祥、黃文博/綜合報導】

     電影《賽德克.巴萊》院線上映,埔里鎮山明戲院是離霧社事件發生地最近的戲院,業者特別開放早場,放映廳一一○人,來了七成的影迷,其中約有三分之一是原住民,下午場次還被包場客滿。業者表示,已經很久沒看到國片有如此盛況。

     而出生台南的導演魏德聖,也獲得台南鄉親力挺,昨天雖然不是假日,但一大早台南各電影院前,出現大排長龍買票看電影,首場甚至就賣出八成票房佳績。

     八十一歲的巴幹.烏領是賽德克族人,她在兒子的帶領下來到山明戲院,觀影後她說,為了部落的自由,當年的祖先這麼拚,透過電影重現那年的場景,看了讓人感動莫名;黃新明在戲中演出勇士,他自掏腰包來看戲,對於電影營造的浩瀚場景很讚嘆,建議大家「揪團」來觀影。

     下午場包場的南光國小教務主任邱國峰表示,學校雖在埔里鎮,但有六分之一的學生是原住民,因為六年級這學期的社會課本有教到多元社會與文化傳承,為了讓學生瞭解台灣是多元族群社會,經歷過殖民的時代,觀影後還特別引導學生思考,「如果我是劇中的賽德克族或是日本人,要怎麼面對自己的處境?」電影是生動的歷史課本,這比課堂上教導效果還要好。

     仁愛鄉萬豐國小校長桂進德則指出,《賽》片考據上有時空錯置的問題,如莫那魯道不曾參與泰雅與布農相互出草的「姊妹原事件」,電影卻描述他曾與布農族征戰,但電影畢竟是電影,適合用感性、藝術的角度來觀看,若以紀錄片的標準來檢視,會喪失觀影樂趣。

太太懷孕力挺:你有夢 就去拍吧

  • 2011-09-10
  • 中國時報
  • 【張士達、陳昱翰/綜合報導】

     導演魏德聖長期舉債拍片很有名,圓夢的毅力讓許多國片工作者也只能為之嘆服。但與他一同生活的 妻子,又是以什麼心情面對?魏導的好友、紀錄片導演楊力州,道出了他背後偉大女人的故事。當年懷孕的魏太太一句話:「我是一個沒有夢想的人,但是你有…要 拍就去拍吧!」魏導才放膽拍出《賽德克.巴萊》試拍片,其後魏太太更借錢、簽本票資助,如今魏太太也成為國片新局背後的傳奇

     楊力州、魏德聖十年前因擔任陳國富導演的《雙瞳》幕後工作而相識。當時,楊導老婆朱詩倩導演,正要去參加一項國際紀錄片影展的市場展,魏導請求朱詩倩順道幫忙把他的短片《七月天》版權賣到國外去,能賣多少算多少,幾萬都可,只要有錢還債。

     原來,魏導在拍完《七月天》後很久付不出薪水,有次在街上遇到工作人員,他竟然不敢打招呼,低頭側身閃過,也不知對方有沒看到他。朱詩倩原想告訴魏導,她去的是「紀錄片」市場展,不知劇情短片賣不賣得出去,但看到魏導的表情,又把話嚥了回去。

     兩年後,魏導舉債籌了兩百萬,拍出五分鐘《賽德克.巴萊》試拍片,又寄了一箱DVD,希望朱詩倩幫忙在國外發給片商。朱詩倩卻深知這五分鐘背後,同樣來自另一位女人的支持力量。

     當時魏導要拍試拍片,友人認為「形同自殺」,魏導的太太正懷孕,挺著大肚子,他回家問她:「妳說吧!妳說拍我就拍,妳說不拍就不拍。」向 來安靜的妻子說:「我是一個沒有夢想的人,但是你有,可是天下有夢想的人太多了,願意行動去執行夢想的人又太少了,偏偏你又是那願意去執行夢想的少數人之 一,所以…所以要拍就去拍吧!」

     魏德聖替國片開創新局後,魏太太亦成傳奇。不少親子網站、婦女網站,都曾討論過這樣的議題,「如果,妳是魏德聖的老婆,妳挺得住嗎?」因拍攝《賽德克》時,魏太太為支持老公夢想,除了戶頭中的一百萬先拿去當資金,又簽了一千五百萬本票當連帶保證人,讓老公順利貸款;老公拍到想放棄時,她除了鼓勵,也只說「下次別再這樣了(指借錢拍戲)」。


台灣原民文化園區 重建半穴屋

  • 2011-09-10
  • 中國時報
  • 【吳江泉/屏東報導】

     台灣原住民文化園區搶搭《賽德克.巴萊》風潮,決請賽德克族人在屏東縣瑪家鄉的園區內,重建賽德克半穴居傳統族屋,藉以讓老一輩將傳統工法傳承給年輕人,並吸引遊客到文化園區了解原住民十四族的不同傳統房屋造型。

     台灣原住民文化園區在廿五年前開園,根據各地原住民族群不同習性建屋,形成園區特色,但因房屋只是陳列供觀看,並沒有人實際居住,老化很快,有些石板屋頂已有鬆動現象正準備要重建改善。

     最近《賽德克.巴萊》轟動國內外,許多遊客到原住民文化園區,都指名要看賽德克族的傳統族屋長得是什麼樣?園區因此決定重新整建賽德克族屋。

     園區管理局長鍾興華表示,目前的賽德克傳統族屋與瞭望台有廿五年歷史,將拆除重建,請來南投賽德克族老人家帶領廿多名年輕人,以兩個多月時間,逐步將賽德克半穴居式房屋蓋起來。

     他並說,賽德克半穴居建築方式,先以石材砌高地基,再往下挖深一公尺卅公分,住家壁面以原木堆成,屋頂蓋有石板,是融合多種原住民建築工法的房屋,遊客經由參觀傳統族屋,可以更了解原住民傳統生活方式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無可救藥的樂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